律典解义讨论
律典解义讨论之七 (20220119) 【 释贤瀚 】(20210225)有位南传尼师和末学交流了一些法义问题,她问说:“当你们接触了上座部佛教,是凭借什么来继续延续你们的信仰呢?”她的态度没有恶意,但可能这是她心里很大的疑惑。末学的一个回答是:“佛灭度前有预言说,戒律在后世会被分成多部,依着哪一部修持都会解脱成就。”她对此说法很好奇,问是出自哪里,末学说不上来,但说应该是有依据的
律典解义讨论之六 (20211206) 【 居士 】 {尔时国王太子祇陀白佛:“世尊!十善戒法,有差别也?同一义耶?妄语戒义,一耶?多耶?若一义者,终不可持。若差品者,愿佛说之。”佛告之曰:“妄语有二:一重,二轻。何谓为重?若受戒人不修智慧,愚痴无智,不能敎化兴隆佛法,为是之故人所轻慢,不得供养,贫穷困苦,为供养故外现精进,内行邪浊,辗转相敎宣向诸人:‘比丘苦行精进,得禅境界。’或言见佛、见龙
律典解义讨论之五 (20211122) (一) 【 居士 】我认为您对这条戒律解读有误: 本期戒律分享《戒律答疑讨论之八十一·(一)》( https://uncn.top/8812.html ),涉及嫖娼破戒与否问题,您沿用历来的解释,格鲁老林就常拿这条说事,为喇嘛在家上师搞女人辩解。几年前我即关注这条律释。给钱就不犯戒?哪有这么便宜事!正确的理解如下,转来供您斟别参考: 嫖妓给钱是否犯邪淫辨析
律典解义讨论之四 (20201224) (一) 【 贤佳 】附件《 律典解义讨论之三 》是我与一位反大乘居士的“长征”辩论,涉及南北传教法的较重要问题,想聆听您的看法。 【 社科院研究员 】我对南北传戒律没有研究,无权回答教内人士争议的问题。从个人认识而言,如果某比丘犯错甚至犯罪(这里的罪错指世俗规范和国家法律确定的罪错),向受害人下跪表示悔过和认罪,而对方又不是教内居士
律典解义讨论之三 (20201217) 【 网友甲 】(20200927)刚看到一篇《比丘向居士下跪悔过》的文章,想寻找其出处并验证此文章真假,但搜了几次没有找到,因我没细看过戒律,所以请问一下,比丘对居士下跪认错有没有相关的戒律? 《僧团的故事(三十九)比丘向居士下跪悔过》(MACZX 2015-3-31) https://weibo.com/1039531365/Cb0JY6erl
律典解义讨论之二 (20201214) 【 法师 】在《 律典解义讨论 》中您说:“酒戒同制淫戒一样在事相上非常严厉,草端之量、毛头之许即正犯,且诸部律都对此不开想、疑,即无想、疑心都是正犯。”关于“无想正犯”,即是《四分律》说“酒,无酒想,波逸提”,是吧?末学才发现自己还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:“无想”是否是说,我喝的一种饮料是酒,但是我真心不认为它是酒(所以才会喝),乃至我是认真判断过
律典解义讨论(20201211) (一) 【法师】末学在南传律藏中看到说“非酒而含有酒精之物”属开缘,于是疑虑:按此来说,吃有酒味的水果是否不会犯到饮酒戒?以及之前曾讨论过的白醋成份中有酒精,白醋是否也是“非酒而含有酒精之物”,吃白醋是否也不犯饮酒戒? 如南传律藏《经分别》:“于非酒而有酒色、酒香、酒味而饮之,饮以〔酒〕调羹、调肉、调麻油者,庵摩罗果汁,非酒而含有酒精之物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
关于教义阐释的交流讨论(20200101) (一) 【居士】《首都佛教界纪念虚云和尚、第十世班禅大师、明真法师圆寂法会在京举行》(中国佛教协会2019-12-27)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9tjX_FxMjvJxj3gEA4sL_Q 《交流与互鉴中外佛教高僧专家共话“一带一路”与佛教文化》(微言宗教2019-12-30) https://mp.weixin.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