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戒为师交流
(一) 【 居士甲 】 我自学佛以来与净土宗有缘,平日主要功课为念佛,也深知末法时代应以戒为师,很看重戒律。可考虑到既有家庭又有工作,怕做不到而导致犯戒,故学佛八年多迟迟未敢受五戒,但自皈依后在生活、工作中都尽量向五戒的方向努力。2023年7月,感觉再不约束自己就会太放逸,加上种种因缘让我感受到无常时刻会到来,终于鼓起勇气第一次去受了五戒,希望用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言行。
(一) 【 居士甲 】 我阅读了一些讨论 ,看到很多法师对大乘的误解都来源于对如来藏、阿赖耶识和外道的“梵”区分不清,他们会认为这两者是一回事。我个人也认为,像我这种对大乘教理理解不够的时候,还是很难搞清楚这些的区别。 很多文章里法师已经引用了很多经文说明佛陀有说过如来藏、阿赖耶识之理,真实不虚,但我还并没明白到底它们和外道所说的“梵”的差别是什么呢? “如来藏即蕴无‘我’,无生、无灭、无相
【 居士 】 解放后及文革期间有些老和尚被坐牢,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宗教政策时多数给予**,现在佛教徒多数认为那时的老和尚完全被冤枉,但据我了解未必如此。我这样说是要反省自身、吸取教训,僧人严持戒律非常必要。 1.B法师在文革或解放后被坐牢的问题。早年我到江西青原山净居寺参拜体光禅师,他对我说,B法师当年坐牢是因私刻公章,那时社会管制严格,不允许人员随意流动,外出需政府开具证明
【 居士 】 有人留言: 《梵网经菩萨戒·谤三宝戒第十》:“若佛子,自谤三宝,教人谤三宝,谤因、谤缘、谤法、谤业,而菩萨见外道及一切恶人一言谤佛音声,如三百矛刺心,况口自谤,不生信心、孝顺心,而反更助恶见人谤者,是菩萨波罗夷罪(断头)。” 《法化违宗戒第十五》:“若佛子,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、六亲、一切善知识,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,应教解义理,使发菩提心、十发趣心、十长养心、十金刚心
一、L寺团体法师对贤佳的呵责 (一)法师午的呵责 裹挟他人信任,以偏概全,试图引领他人信从自我者,福智在前,法师接踵于后,令人失望! 法师口口声声要声讨福智不法行为,却转眼即裹挟信任自己者,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所有人,并以“相似说法”“迷惑性”“变质”“摧毁”,甚至“滔天巨浪”等耸人耳目的言语,试图引导别人听从自己的主张,阻挠他人学习、研究、了解不同的意见,其骨子里
一、与L寺团体法师壬的讨论 【法师壬】 (2018年1月6日) 关于“以戒为师”的交流讨论,感到很震惊,我的感想如下: 几个问题: 1、《宗大师应化因缘集》九十七页:“当时文殊菩萨现身指导说:‘今后教化众生,要以戒律为重。一切威仪,乃至极微细的小事,都要依止戒律而行。’大师听了,面有难色地回答说:‘末法时代的众生,个个福薄慧浅,爱欲粗重,如今若要弘扬戒律,恐怕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
一、藏传诸师评议 (一)格鲁派法师A 本人虽然听说了一些福智的内情,但仍不很清楚其中的一些关键细节,故对相关之人、事不作评论,仅就法义部分谈谈个人浅见,只能供智者们参考而已。 居士坐于出家僧众之上座及接受出家人礼拜,除了该居士上座说法时为恭敬法故别论之外,其他一切时处,无论依别解脱戒还是依密法之理尽皆不应。密法中说不应如此者见宗喀巴之《事师五十颂疏》
(一)与福智团体法师丙的讨论 【福智团体法师丙】 (20171228) 再好的评论,如果基于不实的基础,也就不值钱了。最近看了毛毛所著《我的父亲***——文革岁月》,很受启发。一个举国若狂的时代,大家都以为自己在做最正确的事,殊不知上了少数人的当,多年之后再看,是那么不堪回首。常师父常说:“骗得了别人,骗不了自己,骗得了自己,骗不了因果。”有的事不必急着做结论,因果自有公断
【南传法师甲】 (20171216) 凤山寺(福智团体)事件( https://ladakh2017cn.wordpress.com/ )给一个因缘让我们再次深刻反思修行路到底应该怎么走。 【汉传法师乙】 是的,末法时代宜应严谨以戒为师。 【法师甲】 可是以什么戒为师呢?比丘戒还是菩萨戒,还是金刚戒?弟子们可能认为常师父(日常法师)行持的是金刚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