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这种观法,汉传也一样有,一样可以修,说密宗不共法似乎不妥。
三、这种观是假想观,非真实观,本质还是妄心。四、汉传净土法,往生净土后,自然是具足真金色、三十二相,也是无量寿,等于往生净土也可以叫做即生成佛。五、理论上,这种观想,得禅定的外道也可以修成。
从多识仁波切这段话来看,这个即生成佛似乎就是打了一个妄想,相当于骗骗小孩子的,真正的有实修的密宗大德应该也是不认可的。
即身成佛如果就指这个,那是有很大程度上值得怀疑。从多识仁波切这段文字看,其实就是哄小孩的。多识仁波切的这个说法不要说汉传佛教不认可,恐怕藏传佛教内不认可的也大有人在。
《楞严经》许多阴境,就是观想出来的境界,但佛不许为圣境,认为只是阴境而已。观出来自己看看可以,但不能作为圣境。不然的话,佛说那是着魔了。可是,多识仁波切说这是成佛了。这个问题有待研究。仁波切应该与密宗大德进一步沟通,与实修的大德——不要与搞学术的沟通,虚心向他们请教,看看真正的“即身成佛”到底是什么境界。也可以认真恭读《楞严经》,看看佛在《楞严经》里是怎么说的。
如:
“又以此心内外精研,其时魂魄意志精神,除执受身,余皆涉入,互为宾主,忽于空中闻说法声,或闻十方同敷密义,此名精魄递相离合。成就善种,暂得如是,非为圣证。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;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“又以此心澄露皎彻,内光发明,十方遍作阎浮檀色,一切种类化为如来,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,千佛围绕,百亿国土及与莲花俱时出现,此名心魂灵悟所染。心光研明,照诸世界,暂得如是,非为圣证。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;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“又以此心精研妙明,观察不停,抑按降伏,制止超越,于时忽然十方虚空,成七宝色或百宝色,同时遍满,不相留碍,青黄赤白各各纯现,此名抑按功力逾分。暂得如是,非为圣证。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;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“又以此心研究澄彻,精光不乱,忽于夜合,在暗室内,见种种物不殊白昼,而暗室物亦不除灭,此名心细密澄其见。所视洞幽,暂得如是,非为圣证。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;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“又以此心成就清净,净心功极,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,具足七宝,光明遍满,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,楼殿华丽,下见地狱,上观天宫,得无障碍,此名欣厌。凝想日深,想久化成,非为圣证。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;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——释迦牟尼佛说,这是“凝想日深,想久化成,非为圣证”。也就相当于说,多识仁波切个人所理解的,密宗即身成佛那个法,在《楞严经》里,就是观想,不能当成圣证。多识仁波切这样随心所欲乱讲,不仅不能证明密比汉高,反而因为仁波切个人,拉低了整个藏传佛教的水平。——如果仁波切认为自己能代表藏传佛教的话。
当然,这个也欢迎进一步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