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250310链接版) 一、因果 《论念佛解决经济等问题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399.html 《论念佛解决经济等问题之二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498.html 《论君子固穷与三宝感应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404.html 《因果的质疑与深论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412.html
(清代金兰生辑录,民国张瑞曾点评,现代编者补评及注) (20250303) ( 1 ) 圣人敛福,君子考祥。 【注】①敛福:教化民众积聚福祉。如《尚书·洪范》说:“敛时五福,用敷赐厥庶民。” ②考祥:考察善恶而预知吉凶。如《周易·履卦》说:“视履考祥,其旋元吉。” ( 2 ) 作德日休,为善最乐。 【注】①休:吉庆。《尚书·周官》:“作德,心逸日休;作伪,心劳日拙。”
(20250303链接版) 一、破邪 《论“一心不乱”往生净土的品位及相关误解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429.html 《论往生净土必须信顺戒善并破“本愿法门”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690.html 《论往生净土必须信顺戒善并破“本愿法门”之二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692.html
(一) 【 居士 】 有观点提出,极乐净土是大乘净土,必须有大乘发心才相应,但是又有观点说只要“信、愿、行”就能往生极乐净土。我们常说讲法要契理契机,那对以上两种观点如何分辨呢? 【 贤佳 】 小乘人不信有十方世界、十方佛,自然不信有极乐世界、阿弥陀佛,也自然不愿求生极乐世界。真信切愿求生极乐世界,愿意成佛利生,即是随顺大乘知见、大乘发心。 【 居士 】
(一) 【 居士 】 法师如何看待回向?末学平时早晚课时除了回向往生净土外,还有回向一些世俗利益,如自己身体健康、工作顺利,孩子考出优异成绩、考上理想学校等。这样的回向是否显得太“贪着”?是否与修行背道而驰?是否有用? 【 贤佳 】 对自、对他,现世和究竟,都可以回向,诚恳则有效用。无罪的现世世俗利益是适当需要的,可使自他现世身心安稳,有利于善法增上
(一) 【 居士甲 】 问:如果以后科技成熟,人脑接入芯片,人类实现永生,那还符合六道轮回理念吗? 一、“豆包”AI答 {当假设科技成熟到能让人脑接入芯片实现“永生”时,从传统六道轮回理念的角度来看,这是一个复杂且存在多种解读的问题,以下从不同方面来分析: 从六道轮回的基本概念角度 六道轮回的含义:六道轮回是佛教、道教等诸多东方宗教和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概念,指众生依自身善恶业力,在天、人、阿修罗
(一) 【 居士乙 】 《当心!第一批用DeepSeek的人,已经被坑惨了》(智谷趋势2025-02-16) https://static.dingxinwen.com/dd-sharepage/detail/index.html?id=125C84E149BB4B71BC659362929506 AI智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不要过于迷信,如古人说:“尽信书不如无书。”  
(一) 【 居士丙(女) 】 我阅读了“正想思”网站上关于高中生谈恋爱的内容(https://www.uncn.top/9763.html),引起了我不堪回首的往事回忆。我自己正是被早恋毁了人生的典型案例!我犹豫再三,决定把我的早恋经历写出来警示世人,您看能否发给您看看?也可发给那文章中的高中生作参考。 【 贤佳 】 能省思很好!请发给我。 【 居士丙
(20250224链接版) 一、道理融通与社会因缘 《论僧人应孝养父母而不论父母是否信佛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367.html 《论清明祭祖烧纸钱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641.html 《论儒佛并弘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523.html 《论儒佛并弘之二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524.html
(清代金兰生辑录,民国张瑞曾点评,现代编者补评及注) ( 1 ) 眼前百姓即儿孙,莫谓百姓可欺,且留下儿孙地步。 堂上一官称父母,漫道一官好做,须尽些父母恩情。 【评】汪龙庄《学治臆说》云:“州县一官,作孽易,造福亦易。余所见所闻牧令多矣,其干阳谴、阴祸,亲于其身,累及嗣子者,率皆获上朘①民之能吏。其嗣子有罹辟②者,或流落所官之地,为农氓乞养③,甚为富室司阍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