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 【 居士甲 】 《DeepSeek驳〈楞严经〉的“七处征心”》(觉斋2025-02-11)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7b7FGl5bLxcd1sq5Jw6d3Q 【 贤佳 】 这辨驳忽略了两个佛教常识前提:有情生命生死轮回,觉了能知之心长存不灭。还忽略了一个基本背景:“我性”的觉知和存在。 如其文辨驳空间论说时
【 居士甲 】 转发文章: {可以说,如果没有姚广孝,朱棣可能根本不会发动“靖难之役”,或者是即便起兵靖难,可能最终也不会成功夺得皇位。整个“靖难之役”,从最初的起意发动,到具体的战略谋划,姚广孝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将朱棣推上了皇位,改变了整个大明王朝的走向,是名副其实的“靖难第一功臣”。 当时朱棣问姚广孝说:“天下百姓的民心都向着朝廷,这该怎么办?”姚广孝回答道
(20250217链接版) 一、科学 《论东西方的轮回观念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653.html 《论濒死体验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697.html 《论“附体”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700.html 《论〈幽冥问答录〉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704.html 《论小“烈士”说前世事》
(清代金兰生辑录,民国张瑞曾点评,现代编者补评及注)(20250217) ( 1 ) 勤俭,治家之本。 忠孝,齐家之本。 谨慎,保家之本。 诗书,起家之本。 积善,传家之本。 ( 2 ) 天下无不是 的 父母 ,世间最难得者兄弟。 【评】陈诚卿云:“自来乱臣贼子,其始皆见得君父有不是处,微根不除,遂至横决尔。”世有因异母兄弟而隔膜视者,此但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者也,与禽兽何以异?
〔续《论宗教与灵性》https://www.uncn.top/10174.html〕 【 贤佳 】 我最近随顺别人的推荐看了一本书——《我可能错了——森林智者的最后一堂人生课》,很受触动、启发。作者是瑞典的比约恩·纳提科,1992年在泰国佛教森林派出家禅修,2008年还俗,各地巡回演讲,2022年因渐冻症死亡,其著作成为瑞典畅销书。虽然从佛教来看,其正见有缺,于苦谛、集谛、灭谛认识不足
【 居士甲 】 (20250118)不知您对《楞严经》是伪经的说法怎么看? 【 贤佳 】 说《楞严经》是伪经者,是牵强之说。具体辨析可参看: 《破依“三法印”误破〈楞严经〉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1578.html 《辨破“大乘非佛说”之五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647.html (摘录){误解如来藏,削足适履牵强滥破。相关辨析可参看:
(20250210链接版) 一、经法 〈一〉文义 《辨破〈楞严伪经——阿含经VS伪大乘经〉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356.html 《辨破对阿含经的误解及对大乘的诽谤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428.html 《辨破对阿含经的误解及对大乘的诽谤之二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434.html
(清代金兰生辑录,民国张瑞曾点评,现代编者补评及注) ( 1 ) 事属暖昧,要思回护他, 着 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。 人属寒微,要思矜礼他,着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。 【注】①讦(jié):揭发隐私或攻击短处。 ②睨(nì):斜眼看。 ( 2 )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,纵确见实闻,不可 着 口。 凡一语而伤我长厚,虽闲谈酒谑,慎勿形言。 【评】结怨仇,招祸害,伤阴骘,皆由于此
(一) 【 居士甲 】 分享网友聊天:念观音菩萨逃票犯戒吗? 我:“1990年初,我从陕西法门寺去扬州高旻寺住禅堂,但是身上钱只能到武汉,我在归元寺挂单欲求能化缘路费,但没讨到路费,我就去坐船。当时身上仅剩十几元钱,不够买船票,跟在别人后面上船,前面的都有票,只我没有。门口有两个人检票,我默念观音菩萨希望能逃票,结果轮到我时,两个检票员并不查我票,根本不看我,或视我如空气,这样我就上船了
一、戒法 《论戒与业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396.html 《居士戒律作持(增订版)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444.html 《戒律度量现代数值考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446.html 《僧人安居作法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476.html 《论佛教戒律与世俗外道和而不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