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类
(一) 【 居士(女) 】 我不想当老师、当父母、当妻子,被父母、老师、男的伤害太深!读完书,写几本书,圆个梦就出家。心凉、心寒、心死,失望、绝望,不再抱任何希望,这些人跟我没有任何关系。我的心冰凉得已经像寒冷的冰窖。大过年的,跟您讲这些,很抱歉! 【 贤佳 】 苦乐爱憎都如过眼云烟,而佛性如虚空不曾动摇、增减。命自己立,福由己求,生命无限,不必自弃。“滚滚长江东逝水
(清代金兰生辑录,民国张瑞曾点评,现代编者补评及注) ( 1 ) 聪明睿 智 ,守之以愚。 功被天下,守之以让。 勇力振世,守之以怯。 道德隆重,守之以谦。 ( 2 ) 不与居积人争富 , 不与进取人争贵, 不与矜饰人争名, 不与少年人争英俊, 不与盛气人争是非。 【评】陈榕门云:“皆退一步想。” 《谈古录》云:“新吾先生‘五不争’,其一曰‘不与盛气人争是非’
(清代金兰生辑录,民国张瑞曾点评,现代编者补评及注) ( 1 ) 性分不可使不足,故其取数也宜多 , 曰穷理,曰尽性,曰达天,曰入神,曰致广大 、 极高明。 情欲不可使有余,故其取数也宜少 , 曰谨言,曰慎行,曰约己,曰清心,曰节饮食 、 寡嗜欲。 ( 2 ) 大其心,容天下之物。 虚其心,受天下之善。 平其心,论天下之事。 潜其心,观天下之理。 定其心
【 网友甲 】 (20241231)关于释月悟的最新动态: 曾被“戒香斋”批斥的月悟,又出家了。不久前,加他微信,他说:“佛陀当年建立僧团,最初僧活方式,就是云游流浪,托钵乞食,居无定所。”自赞自己现在就是这种僧活,最为如法。敬请贤佳法师亲自解答,我不相信释月悟对戒律有什么研究。 【 贤佳 】 他已破重戒,不能再出家,属于出家十三难中的“边罪难”,出家不成,其托钵乞食所得都属于盗窃
【 网友甲 】 我想和您讨论一下有关“人是否应依附于某种宗教”的问题。 您之前曾经说:“如果自己本没想受戒,只是不认可佛教戒律的意义、可行性而认为应该扬弃或修改,那可再多了解佛教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佛教戒律内容,可能认识会不一样。”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,我发现不止是我一个人,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多人,尤其是我们千禧一代,对宗教有和上一代截然不同的看法,而您
(20250106) 【法师甲】 我最近感到自己对于别人的过愆,心态放松了许多,包括以前我常容易责求高位者,现在我也放松心态了。总结原因,一方面是我悟到了这个世界上成圣成贤的人毕竟是少数,愿意以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人也是少数,没必要苛求别人都要做圣贤。另一方面是我对“众生平等”的体悟加深了,特别是对高位者,我发现跳脱一点来看
【 法师甲 】 最近这次A师发作情绪,在事情已经过了之后,还是会在一些有我在的场合说一些让我听着觉得含沙射影的话,如说:“我现在都不敢随便说话!”“能者多劳啊!”等等。我会觉得这个人“惹不起”,能躲多远躲多远,能不碰就不碰。 话说回来,一个人做到了这个份上,让人“敢怒不敢言”,其实也挺悲催的。之前还有一次事情,就是我们有一天到大寮(编者注
【 居士甲 】 (20240408)以下是我刚写的偈子,恳请您帮我看看是否合道: 真如 光明遍照大千世,三界无真常混起。自性清净转**,狂心即歇根尘彻。 无念有念念念空,念正念邪念念觉。万象森罗闪电中,东西南北一场空。 耳根圆通通法界,不立一见见性中。无你无我性空寂,有你有我明本心。 千差万别相相空,无差无别本性中。非真非假离两边,亦真亦假在中间。 一念无生拈花笑,一尘不染亦复然。诸上善人灵山会
(一) 【 法师甲 】 昨天A法师去买花果之前,跟我沟通了较多相关筹备事宜,其中我们商量说今天上午安排集体出坡来擦供果、摆供果。结果昨天买回来后,用完午斋,B法师和C法师根本没跟我们沟通(至少得跟“香灯师”沟通),就自己把供果全拿到殿堂摆上了,摆的也不是法会要用的造型,只是如平常供佛随意摆。事后A法师跟我说了这件事,我才知道。A法师似乎很不悦,让B法师来跟我沟通接下来该怎么办
【 式叉尼 】 今天中午我师父没有按时过堂(编者注:随众到斋堂用餐),是后来自己到大寮(编者注:寺院厨房)里面去打饭的。她自己亲手从饭盘里舀饭,没从人受食。当然这对她来说是再“正常”不过的事情,因为既然可以随意蓄宿食、非时食,这点“小事”算得了什么呢!但是我会想到,她们说有种种不得已的情况而无法持净戒,那么她让别人授食会很难吗?其实不是难持,而是不持罢了。 【 贤佳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