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类
(清代金兰生辑录,民国张瑞曾点评,现代编者补评及注) ( 1 ) 眼前百姓即儿孙,莫谓百姓可欺,且留下儿孙地步。 堂上一官称父母,漫道一官好做,须尽些父母恩情。 【评】汪龙庄《学治臆说》云:“州县一官,作孽易,造福亦易。余所见所闻牧令多矣,其干阳谴、阴祸,亲于其身,累及嗣子者,率皆获上朘①民之能吏。其嗣子有罹辟②者,或流落所官之地,为农氓乞养③,甚为富室司阍④
(一) 【 居士甲 】 《DeepSeek驳〈楞严经〉的“七处征心”》(觉斋2025-02-11)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7b7FGl5bLxcd1sq5Jw6d3Q 【 贤佳 】 这辨驳忽略了两个佛教常识前提:有情生命生死轮回,觉了能知之心长存不灭。还忽略了一个基本背景:“我性”的觉知和存在。 如其文辨驳空间论说时
【 居士甲 】 转发文章: {可以说,如果没有姚广孝,朱棣可能根本不会发动“靖难之役”,或者是即便起兵靖难,可能最终也不会成功夺得皇位。整个“靖难之役”,从最初的起意发动,到具体的战略谋划,姚广孝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将朱棣推上了皇位,改变了整个大明王朝的走向,是名副其实的“靖难第一功臣”。 当时朱棣问姚广孝说:“天下百姓的民心都向着朝廷,这该怎么办?”姚广孝回答道
(清代金兰生辑录,民国张瑞曾点评,现代编者补评及注)(20250217) ( 1 ) 勤俭,治家之本。 忠孝,齐家之本。 谨慎,保家之本。 诗书,起家之本。 积善,传家之本。 ( 2 ) 天下无不是 的 父母 ,世间最难得者兄弟。 【评】陈诚卿云:“自来乱臣贼子,其始皆见得君父有不是处,微根不除,遂至横决尔。”世有因异母兄弟而隔膜视者,此但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者也,与禽兽何以异?
〔续《论宗教与灵性》https://www.uncn.top/10174.html〕 【 贤佳 】 我最近随顺别人的推荐看了一本书——《我可能错了——森林智者的最后一堂人生课》,很受触动、启发。作者是瑞典的比约恩·纳提科,1992年在泰国佛教森林派出家禅修,2008年还俗,各地巡回演讲,2022年因渐冻症死亡,其著作成为瑞典畅销书。虽然从佛教来看,其正见有缺,于苦谛、集谛、灭谛认识不足
【 居士甲 】 (20250118)不知您对《楞严经》是伪经的说法怎么看? 【 贤佳 】 说《楞严经》是伪经者,是牵强之说。具体辨析可参看: 《破依“三法印”误破〈楞严经〉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1578.html 《辨破“大乘非佛说”之五》 https://www.uncn.top/9647.html (摘录){误解如来藏,削足适履牵强滥破。相关辨析可参看:
(清代金兰生辑录,民国张瑞曾点评,现代编者补评及注) ( 1 ) 事属暖昧,要思回护他, 着 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。 人属寒微,要思矜礼他,着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。 【注】①讦(jié):揭发隐私或攻击短处。 ②睨(nì):斜眼看。 ( 2 )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,纵确见实闻,不可 着 口。 凡一语而伤我长厚,虽闲谈酒谑,慎勿形言。 【评】结怨仇,招祸害,伤阴骘,皆由于此
(清代金兰生辑录,民国张瑞曾点评,现代编者补评及注) ( 1 )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,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,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, 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, 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。 【评】撼大摧坚,要徐徐下手,默默留意,久久见功。若攘臂竭力,一犯手自家先败。 张子韶云:“天下之事,有理有势。理得乘势以行,固属快意。势若一时不能遽遂,则又贵于徐徐应之,惟如是而后为明通,惟如是而后能应事。”
(清代金兰生辑录,民国张瑞曾点评,现代编者补评及注) ( 1 )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,定从烈火中煅来。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,须向薄冰上履过。 人以品为重,若有一点卑污之心,便非顶天立地汉子。 品以行为主,若有一件愧怍之事,即非泰山北斗宏仪。 ( 2 ) 人争求荣,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。 人争恃宠,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。 【评】世之趋炎附势者,大都但知攀附权贵
【 居士甲 】 《***出席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迎春座谈会》(中国佛教协会2025-01-23)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DaVWZUJovxvIh5uz2Dg0Q 文中说到:“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教,提升宗教界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约束能力和水平。”这段话是对整个宗教界讲的,所有宗教都面临这个问题,道德和戒律荒废,自我约束能力差,政府也是知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