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类
论不分别、不批评 (20210511) (一) 【 居士 】“真的修行人,对别人的缺点是听而不闻、视而不见。我们应该赞叹别人,不要批评别人,随时都看自己的错。三宝是世间无上的福田,当你看到某些法师行为跟理想有些落差,大家要不看僧面看佛面,不去批判指责。你能够随喜赞叹三宝,在外一切行事不见众生的过失,你就能够进入佛的领域。” ——H法师开示 法师怎么看待这段开示?我们应该赞叹别人,人家搞双修
论“烦恼即菩提” (20210501) 【 居士 】“烦恼即菩提”以及“淫欲即是道”,这类话已经成为很多人破戒的理由,完全是他们曲解了经意。“烦恼即菩提”这句话来自六祖慧能,而且六祖已经把这句话解释得很清楚了:“迷则烦恼,悟则菩提。”这完全不是让众生去破戒、行杀盗淫妄。众生的烦恼就算再怎么强烈,也都是由因缘际会产生的,而这些因缘本体上都是空的,没有任何的实质,可以看《佛说华手经》写到“空即菩提”
论信仰的建立 (20210430) 【 居士 】文章《极乐寺女净人逃出魔窟历险记》(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JYK2ki3Ls7hjSH5VznD2Q )下有人留言: 我接触佛法时间不长,目前约两三年,主要是接触南传葛印卡和朱倍贤、坦尼沙罗讲授的禅修内容,目前体会过禅乐状态,我也确信禅那的训练可以帮助人们平衡身心,更加愉快的生活
论业果、缘起 (20210423) (一) 【 居士 】我的出生是一个错误,我无法选择不来到这个世界。无数次想自杀,只是觉得父母可怜。我空了写一个贴子,把一生做个回忆和阐述,不留下误会和遗憾。 【 贤佳 】宜积极面对人生苦难,皈依三宝,依佛法渐渐改善生命境遇,至少后世生命更好,不必、不宜自杀。 【 居士 】佛经的十善、十恶里,我只犯过本不作妄语意的小妄语,可我得到的果报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。 【
关于为师讲法、收供养的交流讨论 (20210417) 【 居士 】经律论中有没有关于居士能不能收供养的记录呀?经律论中有没有关于居士能不能讲法的评判标准呀? 【 贤佳 】我未看到经律中说禁止居士接受其他居士供养。作为布施看待,居士没有欺诈,他人愿意给,大体无妨,但看其自己福德功业能否相应消受。 可否讲法,重在知见正邪,不在僧俗身份。只是礼节上,学僧不礼拜俗师。 【 居士
论僧团民主 (20210410) 【 居士 】 https://m.weibo.cn/6618852954/4623873369441294 (摘录){僧羯磨形同虚设,僧团认可住持专制,自然就在僧团内部形成高低贵贱。佛门内部的问题,各僧都有责任,只有依法依律而行的僧人占多数,风气才能扭转。} 网友评论:“是形同虚设,但是原因不是这样。僧羯磨不适合中囯的国情与根性,所以在古代,祖师们大都不提。”
论魔子魔孙 (20210408) 【 居士 】我们有时候会说不法僧俗是魔子魔孙、魔王眷属,因为其言行破坏正法或破坏佛教、僧人形象,但从经文中或者祖师言教中,有没有具体的识别标准呢?说人是魔子魔孙,是恶语吗? 【 贤佳 】说人是魔子魔孙,如果是以瞋心或慢心折辱意说,那么便犯恶口罪。如果又不如实,那么再加诽谤罪。如果以慈悲心教导意如实而说,那么不犯恶口、诽谤。 如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·恶口》说
论非理募化 (20210407) 【 居士 】关于非理募化这事,若从护教居士角度来看,感觉如何定义”非理”这个尺度有点模糊。比如说,以前有些地方广造露天大像,后来被禁止了,这个造像行为应属非理,可是,在应召募捐的时候,很多居士是不知晓的。 请法师讲一下,大概哪些类别属于非理,居士也好不去应募,也可以不使非理募化者罪业扩大。 【 贤佳 】非理募化,可从目的、事项、方式、态度等方面来看。
论佛法与孝道之二 (20210403) (一) 【 居士 】如果父母有退休金、医保,他们自己有钱有存款,生活上没有困难,我们作为子女还需要赚钱孝养父母么? 【 贤佳 】可以不必,但应在感情、心智上孝敬、利益父母,钱财供奉可作助缘,不作重点。 如儒家《论语》说:“孟武伯问孝,子曰:‘父母,唯其疾之忧。’子游问孝,子曰:‘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,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’子夏问孝,子曰
论素食和日中一食 (20210401) (一) 【 居士 】长期素食会营养不良的。 【 贤佳 】适当注意多样素食搭配,一般不会营养不良。可参看: 《牛奶鸡蛋有营养吗?这篇文章将颠覆你的观念~》(素食星球2017-10-16)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Bv4XRYts80oB0oSTPEkyI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