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北教法交流
关于南北传教法的交流讨论之四(20210304) (一) 【居士】对文章《由南传经典论证“五蕴皆空”、“真常唯心”》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PAYMlCgt-SvMZrT5jIvkQ),有人留言: 从最后的结论看,您至少是认同阿罗汉果才是佛法的终极目标,也就是南传定义下的涅槃,但是您最后的疑问是多虑的,不是吗
由南传教法论知恩报恩 (20210304) (一) {接续《 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、真常唯心 》} 【贤佳】(20210220)我质疑一个问题:您说“阿罗汉果心以潜能的状态永远依偎在涅槃中、受用涅槃”,又说“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‘一人一个’的”,何以阿罗汉永远独自享用涅槃“极乐”,而永远弃舍此世父母和众多过去世有恩的父母于不顾,任由他们轮回生死乃至堕落恶道长劫受苦?不是忘恩负义吗?
由南传经典论证佛涅槃后存在(20210224) 【贤佳】(20210217) 附件文稿《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》(https://uncn.top/2999.html)请您转给MACZX看是否有什么偏差问题。 【网友甲】(20210219)你们文中讨论“五蕴”“空”“实有”等等,想起反对楼宇烈的观点“没有一位佛学的提倡者不是照样信奉着一切唯心所造”的文章: 《是否一切唯心造
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、真常唯心 (20210220) 【贤佳】(20210204)庄春江译《(南传)相应部95经/像泡沫团那样经》说:“犹如这恒河带来了大泡沫团,有眼的男子如果检视、静观、如理审察,当检视、静观、如理审察时,对他来说,它看起来只是空无的、空虚的、无实心的。比丘们!在泡沫团中,有什么实心呢?同样的,比丘们!凡任何色,不论过去、未来、现在……(中略)或远、或近,比丘检视、静观
关于南北传教法的交流讨论之三(20210210) 【贤佳】附件 《 关于南北传教法的交流讨论之二 》 涉及南北传教法义理,且涉及CBETA收录的南传大藏经版本相关问题,如果您近日不忙,请帮助指点是否有偏差问题。 【居士】我看了一下讨论,我觉得问题在于元亨寺的译文是否正确。 我手边也没有早期PTS资料,只找到PTS第三版的内容。附图中,左边是PTS经文,右边是庄春江工作站的经文,我大概比对一下
关于南北传教法的交流讨论之二(20210206) (一) 【贤佳】以下问题请就方便帮助转为请教H法师(通晓巴利文): 《南传中部经典·(第一二一)空小经》说:“比丘不作意无所有处想,不作意非想非非想处想,唯作意无想心定之一缘,于无想心定,彼之心踊跃、欣喜、定立、解脱。彼如是知:‘此无想心定是有为而所思维。然而知凡彼有为而所思维者,其为无常、灭法。’依如是知、如是见,彼之心由欲漏解脱
一位缅甸帕奥禅林学修的居士对《燃烧的僧袍》的相关见闻报告 里面所述的问题我也经历过一些,有些经历虽不是同一事,但却是同一类事,甚至有些人我也认得。几年关于禅修上的问题也是感同身受,比如过去世追查时的自我幻想。 (一) 关于书中禅修中出现光,以及提到的禅那的部分。 我在自己禅修的体验中以及在和别人禅修体验的探讨中,光确实伴随着定力的提升而产生,而且禅那越高光越加明亮和纯净。
证悟无为涅槃时,心识不会灭尽 ──回贤佳法师谈某“比库”之第二回合挑战 作者:昭慧法师 已看完两位的后续论辩,兹回应如下: 一、引文应有明确出处,否则难免鱼目混珠。 兹举二例如下: (一)固然该“比库”叙明,“对此,帕奥西亚多是这样教导的”,但以下1922字左右,通通引自帕奥禅师的《智慧之光》,直到最后一段“今晚的开示,……断除了一切的烦恼”为止,这整整接近2千字
为了逞胜,他已不择手段! ──回贤佳法师谈某“比库”之第四回合挑战 作者:昭慧法师 当年在帕奥禅师座下翻译的团队,都是很有内涵与学养的僧人。我与其中两位主译的比丘曾经共事,他们为人非常谦虚,毫不留下个人作为“译者”的名号,纯然为佛法的弘传而“无相布施”。反之,玛欣德不知是英文素养不够,还是个性使然,他错译的地方还真不少,所以我不信赖他翻译的版本,宁愿直接阅读英文版。 举例而言
“汝所不到,我往到彼” ──回应南传比库 作者:昭慧法师 已看完两位的论辩,兹回应如下: 一、该居士云“大乘说应该是汉族人搞出来的,大国、大汉族、大男子,学了佛法搞了个大乘,思维的惯性”,这是没有一点佛教史常识的说法。大乘佛教在印度,约兴起于西元前一世纪,大乘论师中,众所熟知的中观学派始祖龙树(Nāgārjuna)、瑜伽行派始祖无着(Asanga)与世亲(Vasubandhu)